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资讯

“理想都市”登陆米兰设计周:景昱的当代材料拼贴实验



2025-05-15来源: 艺术中国

4月8日,在2025年米兰设计周的年度主题“互联世界”之下,中国艺术家景昱的个人艺术展“IDEAL CITY”在米兰MADEINART GALLERY拉开帷幕。这场持续33天的跨文化实践,以材料科学为棱镜,折射出后人类语境下城市文明的悖论与可能。策展人桑福·文森佐指出:“景昱的创作打破了传统的东西方二元叙事,她用环氧树脂的分子运动轨迹,链接着技术文明时代的新矩阵。”

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景昱带来了两个彼此关联、却指向不同感知纬度的作品系列:“METRO SYSTEM纵横”与“METROPOLITAN SHANSHUI都市山水”。这两组作品共同搭建起一个介于真实与虚拟、宏观宇宙与微观生命之间的“中间态”实验场,在材料与光影的流转中,探讨当代人类在科技深度介入后的身份认知与存在意义。

“METRO SYSTEM纵横”系列,以环氧树脂、亚克力等现代工业材料构筑出一种超越传统画布的“墙面雕塑”形式。景昱将环氧树脂视作一种能够凝固时间的容器,在其中封存有机纹样与人造结构,形成一种介于星系与细胞之间的异质空间。亚克力材质则被切割为仿佛星云般的形态,在光照与反射中不断变幻,营造出一种动态流动的视觉错觉,仿佛墙面正在缓慢膨胀、生长——如同一场尚未完结的宇宙大爆炸。观众置身其间,仿佛进入一个无边时空的夹缝,成为既被观测又在观测的“多重存在”: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技术的参与者;既宏大又微小。

光在透明与半透明材质间的游移,构成了具有物质诗意的Cosmonism(宇宙主义)图景。艺术家不提供明确的答案,而是通过感官经验、物理材料与哲学提问的融合,引发观众对“人类中心主义”之后世界图景的思考:在科技与自然的共振中,我们是否正以“过渡物种”的身份,见证身份重构、生命演化的新篇章?

与之形成互文的“METRO SYSTEM都市山水”,则将目光从宇宙尺度转向个体记忆与城市生活的微观层面。传统山水画的“山水”是自然形成的连接网络,就像树根把土壤连成整体;而“都市山水”的“Metro”(地铁/交通)是人工制造的连接动脉,手机信号、飞机航线、地铁隧道,甚至你家电表跳动的数字,都是当代社会的“山水脉络”。

画中交错的线条:金色细线是高铁轨道在晨雾中划出的光带,蓝色网格是午夜城市上空未眠的wifi信号。这些看似冷硬的几何图形,实则是现代都市的“生命循环系统”,如今快递物流网、5G基站和输变电网正在编织更复杂的文明肌理。

在这两个作品系列中,景昱所关注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术语言”,而是材料、时间、技术与记忆之间交互作用所生成的新语言。这种语言既回应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以物寓道”、道法自然之思想,也通过当代艺术手法延展为一种跨文化的感知实验。

通过“纵横”与“都市山水”的双重结构,观众将同时穿行于宏观宇宙的能量涨落与微观都市的节奏脉搏之间:我们仿佛既是银河中的尘埃,又是城市血脉中的细胞,既在时间中凝固,又在未来中生成。在科技日益重塑感知的今天,景昱以其独特的艺术实践,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共同体”与“新物种身份”的思维通道。

Madeinart Gallery自创始以来,便立足于艺术家原点,秉承“艺术·记忆·当下”的理念,通过跨文化语境下的展览,连接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

责任编辑:王洁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