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资讯

木已成宙:康剑飞作品展从木中窥见小我,观得宇宙世界



2025-05-15来源: 艺术中国

“木已成宙——康剑飞作品展”展览现场

目前,“木已成宙——康剑飞作品展”正在壹美美术馆展出,将持续至2025年5月18日。此次展览完整呈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康剑飞自1995年至今的创作轨迹,全面展示其三十年艺术探索的54件(组)重要作品,是其艺术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次大型个展。展览特邀当代艺术理论家和策划人、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高名潞担纲策展人。

“木已成宙——康剑飞作品展”展览现场

在康剑飞的艺术创作中,木刻始终是其表达的核心媒介。虽受限于木刻媒介的特性,但艺术家却并未受限于形式的边界,而是开辟出了一片无限的艺术可能,不断用木这一媒介,创新性地延续着对图像的创造。

“木已成宙——康剑飞作品展”展览现场

而这些看似专注于图像探究的作品,其关注点却远超图像本身,直指当代精神的内核:是艺术家在媒介的专一性与创作的可能性之间,展开的一场具有挑战性的发掘。而“木”这一呈现版画语言的媒介,已然打破了传统版画媒介的形式化束缚,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承载着艺术家对自我的探索与超越,展现了其艺术表达的无限延展性,与对生命、时间与永恒的深度思考。

“木已成宙——康剑飞作品展”展览现场

对于展览主题“木已成宙”,策展人高名潞阐释说,康剑飞既没有把木头视为被切刻的被动材料,也没有把木头当作直接摆放的现成品,而是不断在他的‘木制品’中发现和激化木的内质、力度和表象,让它最终升华为真正的、来自自然和宇宙的自我。这样一来,康剑飞的艺术创作就是不断与木质媒介纠缠、磨合、较劲的体验过程,同时也是探索如何使媒介恰如其分地回应人生及其生态的参与过程。

“木已成宙——康剑飞作品展”展览现场

高名潞教授认为,康剑飞的创作历程或许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艺术品不应该是被动观看的审美之物,也不是仅仅宣示艺术家观念的言说道具,艺术品是由具体材料决定的话语系统。它们是活的。在康剑飞的作品中,版画、装置和生活空间中的“木”正在和我们一道共享并塑造着我们生活其中的宇宙世界。

“木已成宙——康剑飞作品展”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是对康剑飞艺术历程的一次系统性回顾,旨在引发观者对于图像、媒介,与自我表达之关系的深思,并由此带领观者感受从木这一媒介所映照出的社会生态中的蓬勃生命力。正如本次展览名“木已成宙”所喻,从木中窥见小我,观得世界。

“木已成宙——康剑飞作品展”展览现场

“木已成宙——康剑飞作品展”展览现场

“木已成宙——康剑飞作品展”展览现场

“木已成宙——康剑飞作品展”展览现场

展出部分作品:

《飞翔》 50×70cm 木刻 1995

《关于本质》 55×70cm 木皮拼接、丙烯、雕刻 2024

《混杂的世界》 117×158.6cm 木刻、水粉、木盒、综合材料 2021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

《圣宴》 180×270cm 木刻 2000 中国版画博物馆馆藏

《舞台NO.6》200×300cm 布面油画 2006 私人收藏

《重复组合》 200×400cm 水印木刻拼贴 1997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

责任编辑:王洁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