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5来源: 艺术周 |
当尖端科技仍在刷新像素和帧率时,生态新媒体艺术家 李奕臻把注意力放在更慢、更深、更古老的节奏上:熔岩的暗红脉动、珊瑚的微弱荧光,以及显微镜下海藻细胞的绿色呼吸。她认为真正的技术使命是“聆听生态”,而不是采集和占有;自然现象是平等的合作者,而非被动素材。 即将于2025 年 5 月在韩国 CICA Museum 展出的 《海藻细胞 Marine Cells》,李奕臻把显微扫描的海藻影像重塑为立体全息动画,并与水墨晕染叠加。场内呼吸感应器捕捉观众的气息,驱动海藻细胞漂移,瞬间揭示“人类呼吸—海洋光合作用”这一宏大的共生循环。 《熔岩的哀歌 Lava’s Lament》(2024 年 7 月,旧金山 Gray Area)将夏威夷火山的实时地震波转译为低频声景与熔岩纤维光幕。观众贴近、甚至必须用身体感知那震动,才能听见“地壳的心跳”。当地质事件化为触觉与听觉,新闻标题瞬间变成亲身经验。 数字应用 WaveLens则把生态意识带入日常潜水:潜水者离线上传影像,AI自动标记珊瑚白化与物种踪迹,并同步至全球数据库,帮助科学家监测海洋健康。该项目于 2025 年 3 月斩获 London Design Awards,同时入选 IDA Design Awards,证明了设计与科学的并行。 作为 The Liminal Collective的艺术总监兼创始人,李奕臻正在夏威夷大岛雨林启动一项为期两周的“生态艺术驻留”计划。项目以“火山、雨林与大洋”为教学脉络,邀请关注土地与科技交汇的艺术家与科学家共居、采样、共创,并最终在火山岩与热带雾气间做露天投影演出。“技术应当成为倾听工具,而非控制手段;当自然被真正听见,人类才会自愿守护它。”她说。 在李奕臻的实践里,新媒体不仅连接数据与感官,更是一条重塑关系的通道:让火山、珊瑚与海藻真正开口,也让人类重新学会倾听与回应。 责任编辑:王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