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5来源: 艺术中国 |
5月11人是母亲节,由浙江歌舞剧院出品、青年女高音黄爽的歌曲《妈妈的桃木梳》正式推出,作品以深情的旋律和真挚的情感致敬全天下每一位含辛茹苦养育女儿的母亲。一把桃木梳写了三代人,歌词以小见大,诗意地叙述了普通百姓人家心灵信仰中的美好传承,这里有爱有孝有情,有长辈的期待和孩子的成长,荡漾着朴素的人性美、温馨的家庭情和浓浓的中国风。 《妈妈的桃木梳》以独特的视角,通过一把小小的桃木梳串联起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歌曲旋律优美动人,从孩子小时候母亲用桃木梳温柔地梳理发丝,到孩子长大成人带着桃木梳远走天涯,再到自己成为母亲后用同样的桃木梳为女儿梳头,细腻地展现了母爱在岁月中的延续与传承。歌词质朴而饱含深情,生动地描绘出日常生活中母亲的关爱与牵挂,引发了听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青年女高音黄爽的演唱为这部作品注入了灵魂。她凭借扎实的演唱功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将歌曲中蕴含的母爱展现得淋漓尽致。黄爽的歌声时而轻柔婉转,如同母亲轻声的呢喃;时而深情激昂,传递出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与感恩,令听众沉浸在浓厚的母爱氛围之中,催人泪下。 歌曲《妈妈的桃木梳》由应忆航作词、安建华作曲。作品曲风舒缓深情,演唱舒缓甜美,娓娓道来的演唱,也恰如这江南四月天。歌曲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词作者应忆航因创作需要而于西湖实地采风时的一次偶遇及偶感。应忆航行至白堤,见拂堤杨柳下长椅上,一家三代女人在歇脚。中年女人从挎包中拿出一把古朴泛红的桃木梳温柔的为自己的妈妈梳起稍显凌乱的白发,举手梳拢与轻抚间,是那样的细心、温柔,女儿在旁摩挲着姥姥的手掌,笑盈盈的看着妈妈为姥姥梳着头发。温馨的画面,让词作者蓦然感觉到一种人间大爱充盈而来。相形下,这一刻,西湖的美景已然稍逊风骚。而姥姥沧桑脸庞之上的褶皱,似乎都已经幸福的舒展开来。在春风拂绿的季节里,这过往的如驹岁月似乎都温柔了起来。当时,词作者灵感顿起,这就是他现在自己作品所要表达出的意境与画面。与曲作者沟通后,接下来的创作,就是一气呵成了。 “‘一张小木凳,坐在大树下,妈妈为我梳头发”’,当前奏一响起,我仿佛走进了儿时的自己,作为一名95后的姑娘,那个年代的社会背景,一家人其乐融融、健健康康的在一块,这便是在我眼中最简单也是最幸福的模样。”演唱者黄爽说,当她拿到这首歌的时候,歌词和旋律让自己感同身受,情不自禁的泪如雨下。她说:“我是一个不太会将爱意表达出来的人,但是妈妈为我的付出的一切在我脑海中历历在目,此刻在这首歌曲中以情带声则是最好的表达。”黄爽觉得,她演唱这首歌的时候,仿佛自己置身其中,指尖轻触琴弦般拨弄着记忆里的细碎温暖。对妈妈的爱意藏在每一个音符里——像桃木梳齿划过长发时的温柔,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也随之慢慢长大,“当副歌旋律如炊烟般升起,嗓音里漫出爱的潮意,那是想起妈妈对我无私的爱意,是看见梳柄刻着的‘平安’二字时突然哽住的喉间热流。我迫切的想要长大,长大后,才发现自己永远也追赶不上妈妈老去的速度。每句歌词都似沾着晨露的花瓣,轻轻落在听众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让每个想起母亲的人,都能在旋律里触到那把承载着岁月温度的桃木梳,和梳齿间永远梳不散的、绵长的爱。”黄爽深有感触的表示,歌曲最后一声“妈妈”是啼哭婴儿开口叫的第一声,更是长大后不在妈妈身边的情感和无尽的思念…… 在母亲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妈妈的桃木梳》不仅仅是一部歌曲,更是一份送给天下母亲的珍贵礼物,让每一个聆听者都能在音乐中感受到母爱的温暖与力量,铭记母亲的养育之恩。浙江歌舞剧院一直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音乐作品,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此次推出《妈妈的桃木梳》,旨在借助音乐的力量,让人们重新审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唤起大家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剧院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精益求精,从旋律的谱写到歌词的雕琢,再到演唱的呈现,都经过了反复打磨,力求为观众带来一场极致的听觉盛宴。 《妈妈的桃木梳》的演唱者黄爽,系浙江歌舞剧院青年女高音,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剧协会会员,曾在歌剧《红船》饰演“王会悟”;在音乐剧《南孔》饰演“孔夫人”等;目前音乐剧《南孔》正在进行全国巡演,所到之处都会收到各地观众的支持和喜爱。除了《妈妈的桃木梳》外,由她演唱的《共同富裕看浙江》《天下有礼》等歌曲也已经先后在QQ音乐、网易云,酷狗各大音乐平台发布。 责任编辑:王洁 |